短文网

短文/随笔/诗歌/散文/心情/作文/唐诗/宋词/故事/成语/日记/语录/哲理

唤醒茅溪

好山好水不嫌远,动人风情牵人心。湖南湘西之远,川滇香格里拉之远,仍有旅行家、文学家把他们推向大众,让那些美丽蜚声世界。然而,有一个神奇的地方,她的雄伟挺起了乌蒙脊梁,她的历史横贯西南数省民族变迁,却被雪藏两千多年,迄今仍在“酣睡”,多数国人鲜有耳闻,本地“驴友”也鲜有踏足。

她,就是神秘的古蔺茅溪。

茅溪在四川东南“盆边”,仿佛一架云梯向南接引贵州中部凹槽处,牵着急泻而下的赤水河翩翩起舞,浇灌着右岸仁怀、习水、赤水和左岸古蔺、叙永、合江各镇,在乌蒙山间织出一条彩带,为野性的河谷注入了脉脉温情,灵动了刀砍斧削的冷峭峰壁。

也许是地势舒缓适合“龙蛇腾飞”,也许是莽莽林醫耕云播雨,茅溪降水丰沛,遂有“水口”美称。水在空中乘龙化雾,幻化出茅溪的万千奇观。雨后或清晨,早夕光照处,海市蜃楼,迅捷瑰伟,令人荡胸层云,豪迈干霄。正是雨季,猿猱发一声吼,一场雨就酣畅淋漓,滋养了千里乌蒙林海,茅溪遂变身妩媚动人的女子。

水从山中走来,把乌蒙岩壑切割成四川和贵州,把历史切割出夜郎国、宣慰司、播州府、永宁卫、古蔺卫。水落在茅溪,茅草茂发,千百种珍贵药材、珍稀动植物汇成宝库的海洋。在路边停车眺望,就看到一股清泉翻越溪山,纵身跃入两百多米深谷,在空中鹞子翻身,画出几十个圈圈,路过的阳光被带动节奏,赤橙黄绿青蓝的水墨渲染开来,把一个个准备惊叫的嘴给僵住了。

这是两江沟瀑布。茅溪“百晓生”张锡惠老师说,据她考证,这是“中国最高悬空瀑布”。有人说,曾下到沟底,看到有鱼摔入潭中,跌得头昏脑胀,要躺好久才能游走呢。

你瞧,一个小小的村庄,一袭白练横空,就有了一个“华夏之最”,茅溪茅溪,土得掉渣的名字,就有这般神奇。“快手诗人”杨辉林脱口而出:“悬空瀑布坠深渊,李白诗情上九天”。同行人相视而笑,争相拍照,把自己定格在“第一瀑”上。

大自然面前,生命仅是白驹过隙一瞬,不把青山留住,我们就连这水滴也不如,一刻不停就被抛在自己身后。

水从天上浇下来,欢喜了满山的杨梅树。她们呼溜溜地吸足了水肥,笑眯了眼,羞红了脸,垂下了眼帘。她们的深情与欢悦,感染了挥汗的阿咪和唱歌的阿朵。阿咪阿朵们手挽手、心贴心,采杨梅桑椹,植桃李柑桔,一代接一代,安守林壑,繁衍生息。

忙碌的时候,杨梅滚落到地上,香草轻轻摩挲,林间散发出醉人的香气。姑娘和婶子们把杨梅采回家,和蒸熟的糯红粮混合,拌上药曲,密封在缸里,静候半个月,醇香扑鼻的酒醪就成了。

一家有酒百家尝,家家酿酒满河香。乌蒙山醉了,夜郎国欢喜了,枸酱酒随着赤水河的独木舟漂到巴蜀各地,飘到滇黔桂粤甚至交趾山道上。酱香惊动了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,味觉牵动视觉,想不到过去未正眼瞧过的“蛮夷之地”,有这么好的酒,这么让人魂牵梦萦、相思入骨的酒,而这么神奇的酒所在的地方更有神秘的“夜郎古国”,为什么没有纳入大汉版图?于是,一位英武聪慧的将军,风尘仆仆而来,不同的文明交汇,就握在了两双手里。

湍急的赤水河上,唐蒙带着一万多人乘着筏,载着舟,拉着纤,从符阳长江河口往上溯,越过二郎滩、草帘滩,醉在了茅溪镇的天富和九坝上,醉在了仁怀市的茅坝滩。攀着岩壁,砍开藤蔓,缒绳而上,年青的唐将军见到了剽悍的夜郎王多同。比没比试功夫不知道,换没换穿藤甲战服不知道,甚至学没学点“蛮话”“官话”也不知道。但是,双方比画了地盘是一定的,喝醉了枸酱是一定的。夜郎王晓得了汉家江山比自己的国大得多,唐将军晓得了多大王“吹牛”还是有点“本钱”,夜郎国拥有西南的广袤领地。两个人抱了膊子,在心里留了影子,难免惺惺相惜之意。

汉家威仪折服了夜郎王,平夷县的设立,在乌蒙深处播下汉文化种子。茅溪,以夜郎国的深处,以酱酒的名义,见证了这段历史。平夷县,作为川南三大古县,也拉伸了茅溪文明之史。

路一旦打通,就心心念念,停不下来。西南丝路上,响着驼铃的商旅行人,走了两千多年,也把夜郎国的枸酱念叨了两千多年。苗人、彝人、侗人、僰人,一群人来了又走了,一群人和一群人,一次次变成一群人。一个又一个族群接力,盐米挑进来,茶酒挑出去,文化传进来,技艺传出去,枸酱酒的酿制方法也在不断改进。从自然发酵到蒸煮发酵,从果酒、米酒到“燥酒”“烈酒”,茅溪一带“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”的工艺试范、定型,一种酿酒方法与一条河紧紧地连在一起,一条河的香有了名字,一种酒成了一条河的浪漫。

如今的酱酒,酒体粘稠微黄,味道醇厚饱满,饮之绵柔劲爽。酱酒的变迁,有茅溪工匠的求索,有茅溪镇九坝、庙林的传奇轶趣。

据茅溪郑氏家谱记载,茅溪郑氏始祖郑佑,于明代万历年间从江西入川,落户茅溪镇庙林村甘沟,即开始酿酒,掌握了蒸馏酒酿造技术,至第四代郑帝良时,学习融汇了彝家刘永忠枸酱酒酿造技术,并巧遇陕西制曲师,历尽艰辛护送制曲师回到陕西,获赠其祖传的制曲药方。融汇各方所长的郑帝良遂成一代“酿酒宗师”。代代相传三百载,郑氏家族已成十世“酿酒世家”。茅溪,有郑氏为首的众多酱酒大师、工匠,无愧“酱酒之乡”的称号。

茅溪和茅台,是一对紧密相连的孪生兄弟。一百多年以来,仁怀“华茅”“王茅”“赖茅”“郑茅”皆以能有郑家制曲师为荣,演绎了很多传奇。1935年,红军长征过茅台、二郎、太平,饮用酱酒,以酒疗伤御寒,赤水河边的酱酒由此烙下红色革命印记。解放后,郑义兴担任茅台酒厂酿造师、技术副厂长,把祖传技艺献给酒厂,培养了李兴发、季克良,推动茅台走向白酒巅峰。茅台和茅溪,因其封闭、偏僻,红军在这里完成四渡赤水中的第三渡,在仁怀激战鲁班场,把敌人堵在据点里,秘密运动到茅溪镇,寻找到战机跳出重围。在茅溪,红军牺牲了九十多名年青的战士,葬在和仁怀交界处的陈胡屯“万人坑”。毛泽东主席亲自指挥战士灭火,保全了群众房屋,机枪连用四挺机枪打下敌人一架飞机,为战士们报仇雪恨,创造了战斗奇迹。

巍巍乌蒙山掩护红军冲出包围圈,茅溪山水印下了红军血染的风采,见证了红军胜利转移,茅溪镇也有了英雄的身影。在茅溪碧云寺,我们见到了“凤凰涅槃”奇观。孤峰耸立处依山巧筑凌霄殿、药王殿、海王殿,昂首奋飞的山寺仿若凤凰引吭,脚下连绵的峰峦正是凤凰张开的翅膀。“飞向光明!”慈航普渡的出家人不淡定,让我们感到惊异。

“看那里像什么?”同行的诗人余婷指着“凤凰”头部前方。

我们呆住了。都说“山是一尊佛,佛是一座山”眼前的山是一尊躺卧的佛,不,哪里是佛,就是一个人。青山托着他魁伟的身躯,整齐的发线勾勒清晰的面容,他的面容安祥,目光深邃,遥望着远方,真有伟人年青的风采。

“红军走后的第二年,当地百姓就发现了伟人像。”余婷说。百姓们在“凤凰山”建起观景亭,背靠大雄宝殿明禅悟道。佛以善化人,人以善立佛。佛光如无普照处,光辉自能照众生。“凤凰涅槃”也许只是个传说,群众对领袖的爱戴自是无穷动力,唤醒青山唤醒大地,在茅溪迸发生机。

我看到的茅溪,是一种蓬勃的生机。巨大的工地车辆穿梭,机器轰鸣。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,每天都有新的窖池落成。赤水河左岸,是泸州老窖和郎酒新的酱香酒基地;赤水河右岸,是茅台已建成和在建的车间。

“三花聚顶”,脑海中闪现出这样的字句。是啊,在这最适宜酿酒的地方,川黔交颈,中国白酒界的顶尖品牌,茅台、老窖、郎酒,三双巨手握在一起。还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?“中国白酒金三角”在这里是一条玉带,玉带上的几颗闪光的珠玉,一条河流淌划过的一个同心园园区。

珠玉带来价值。茅溪人苦干实干加油干,感天动地书传奇。几年引进投资几百亿,一批项目开工一批项目竣工,后劲铆得特别足。拆迁,老百姓自己拉着板车搬家,春节,亲友们在窝棚里唱“希望的钟”;水,从几十里外引往二十公里外排,绝不让一滴污水影响“美酒河”的纯净……星光不负,诚信不欺。茅溪的一切欣欣向荣着,健步奔跑着。“一日参与,终生荣耀”,梦想总是激励人心。茅溪工业在膨胀,在裂变,几何级的增长占到了全县的半壁河山。突破和飞跃,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最高奖赏。

地理上,茅溪仍然封闭。至今,茅溪仍然没有通高速,高铁绕道而行,规划远在百余公里开外。从茅溪到古蔺,需要在崎岖山道上蜿蜒六十到八十多公里才有高速路口。从集镇下到河谷渡口,从基地上溯盘山公路,仿佛穿越汉唐,从一段历史走到未来。

思想的闸门一打开,追寻的脚步就停不下来。茅溪的神奇引来八方来客。生态,酱酒,杨梅,寺观,每一件都让人牵肠萦怀。一千二百米的海拔,浓得化不开的负氧离子,苗族文化风情,茅溪自有你无法拒绝的风采。于是,仿佛一夜之间,枣林民宿的川流不息,杨梅节的十度风华,地产的方兴未艾,此间风景恍若桃源世外,吸引了远远近近的游客,不顾路途迢迢,跋山涉水而来,停在茅溪,为茅溪带来更多的风景,更多的生机。

茅溪刚刚被唤醒。

因为沉醉,久已忘却我们曾有过多少离合悲欢。当你唤醒,一切惊喜系于践诺与担当。醒与醉,常在梦想中翻覆,总想摆脱现实羁绊。沉醉使人多么迷恋,唤醒又多么令人震撼。茅溪远来,且共这路的曲折宛转,且共这河的多情浪漫,这真与善,会有很多人珍藏心底,惊喜会在一个又一个季节延续。

随机推荐:
工控机 迷你 球票 h81主板 油烟净化器饭店厨房 商用 斜挎包男 胸包 卡拉ok前级效果器 围巾披肩丝巾 女装短裤两件套 烤肠机 折叠床竹床 v脸提拉面膜 女香水持久淡香正品 真皮女双肩包软皮 工牌挂绳 床单单件纯色 鱼丸 杭州乐园 模型油漆 陈小春演唱会 手机全民k歌麦克风 更多精选文章>>>

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/整理,本站纯公益性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